把还未睡醒的相思花,
——顾城
3月27日,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一带一路文化发展基金、北信瑞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,行有恒堂(北京)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“海棠雅集—上巳节“隆重举办,雅集主题为:花似人心向好处牵。
雅集邀约了知名文化学者刘武力老师、古琴艺术家李爱贞老师作为分享人,来自于金融、文创、电影艺术等领域的嘉宾,参与了此次雅集。
早在春秋的《陶朱公书》中就有记载:“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,无雨百花熟。” 花朝节又叫“花神节”是“百花生日”。花朝节,百花迎福。
何为“华夏”,在古文中,“华”是“花”的衍变,与古人对花的崇拜有关,为美丽之意。“夏”,是广大的意思。
“华夏”,意即广大而美丽的地方。
刘武力老师说:中国是花的国度,也是爱花的国度。在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中,心灵的DNA里,都镌刻着“大美”的印记。花朝节,是这个大美的孕育与肇始。
刘武力老师说:“花似人心向好处牵”,这个“好处”,既是空间,也是时间。在苏轼的“溪山好处便为家”中,是空间;在韩愈的“最是一年春好处”中,是时间;在纳兰性德的“梦好莫催醒,由他好处行”中,是时空的平行与交叠。在这个花朝节,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尽是好处的平行宇宙。因为,我们和这个“好处”之间,有一根细细的线相牵连,如“袅晴丝吹来闲庭院,摇漾春如线”一般,似有还无,若隐若现。这根线,也像一根“脐带”。当我们剪断有形的脐带,来到了这个世界的同时,另一根无形的脐带,已经有一端连在我们心上,另一端则连接着一个美好的所在。在印度教的神话中,大神毗湿奴从肚脐里生出一支莲花,花开以后,端坐其中的大梵天便开始创造世界万有。这个世界,原是从花里来的。屈原在《离骚》中说,“昔三后之纯粹兮,固众芳之所在。”“众芳”,就是那些传承着的美好事物。如茶,似香,若琴……我们涵泳其间,芬芳着身心,沁润着灵魂。
《牡丹亭》里,丽娘唱道:“恰便是花似人心向好处牵。”花似人心,人心似花,都向往着好处。这个“好处”,这个“朝飞暮卷,云霞翠轩,雨丝风片,烟波画船”的“低就高来粉画垣”。古今中外的艺术家们,都用心在建,我们就是要在这个花朝节,去“游”他们的“园”,却“惊”自己的“梦”!
古时文人雅士最喜郊游雅宴,于花下设行障坐席,于亭边流水边烹茶对吟,传花令,抽花签,斗草,写诗,赏花,饮酒赋诗,观看歌舞,欢声笑语,持续不断,落花满天飞,拂了一身还满,醉倒于花下,甚是风雅。行有恒堂海棠雅集,将邀约这些美好,成为那个“固众芳之所在”下次良辰吉日,再约行有恒堂海棠雅集,赴一场关于诗、琴、茶的约会!